艺术设计学院2022级专业考察活动圆满收官
日期:2025-09-08 12:43:23  发布人:艺术设计学院  作者:刘素晶 石依涵 高慧元 文 各教研室 图  


依据艺术设计学院2021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,学院对2022级三个专业开展为期九天的东南城市专业考察活动。8月30日,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永带队,423名学生和16位指导教师乘坐高铁从郑州出发,分别考察了上海、杭州、苏州、南京、乌镇、绍兴六座城市,行程达二千多公里,于9月7日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并顺利返校。

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,得益于学校和理事会的周密谋划和全力保障。学校三次召开专题协调会,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学校近年来持续加大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力度,专门设立专项资金,针对本次考察,理事会为学生购买往返高铁票、报销全程大巴车费和部分住宿费,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许,也助推了本次考察的高质量完成,体现了学校和理事会对学生的关心体贴,对优良学风建设的高度重视。

环境设计专业

环境设计专业此次外出考察紧扣设计价值与核心要点,以实地探访为径,引领学生深入领略各地景观设计、室内空间设计、城市街区设计等领域的典范之作。学生们得以亲身体悟,学习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精妙融入环境设计,进而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特质。

在艺术考察与设计体验活动里,同学们秉持求知若渴的态度,以挖掘地域文化、收集资料与创作素材为首要学习目标。他们先后参观了上海博物馆、辰山植物园、广富林遗址、拙政园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、苏州博物馆、青山村等30余处地点,考察范围广泛、价值斐然,于学习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激情碰撞,深化专业实践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。

上海段重点研习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生态修复案例,探究硬质场地与自然植被的融合技法、垂直空间层次营造及无障碍设计,并分析植物展区景观分区对沉浸式观赏环境的塑造逻辑。苏州行聚焦古典园林与现代空间创新,在拙政园、狮子林,系统学习古典园林整体布局与空间叙事手法,解析借景、对景、框景等传统造景技法对空间层次与诗意氛围的强化作用。于御窑金砖博物馆,探究现代空间如何通过布局形态与内向型园林空间营造,实现传统意蕴的现代演绎。青山村考察则聚焦乡村改造设计方法论,领悟传统乡村空间与现代生态发展的融合路径。

精选图片如下:

上海博物馆师生合影留念

辰山植物园合影留念

学生有序排队进入拙政园

师生共同学习园林历史文化

张书记在中华艺术宫给学生讲解绘画作品

御窑金砖博物馆合影留念

环境设计师生观看博物馆藏品

绍兴鲁迅故里合影留念

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合影

浙江博物馆师生合影留念

环境设计教师讲解展区历史发展脉络

微信图片_20250907114349_8_34.jpg

环境设计教师讲解非遗文化应用

环境设计师生观看青山村改造设计教学视频

本次考察通过多维度空间实践场景,构建"传统智慧-现代设计-实践应用"的闭环体系,强化学生对环境设计中文化传承与创新转化的理解。

 
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
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次考察聚焦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,注重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,拓宽学生创作视野。本次考察行程多元立体,涵盖文博机构、创新园区、历史遗迹及商业艺术区。

在南京博物馆,师生重点研习馆藏文物衍生文创产品开发案例,直观领悟专业实践路径;杭州行中,团队深入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及中国美术学院,通过非遗文创专题讲座与"靳埭强创意六十年展""乡村手工艺振兴案例展"观摩,系统掌握传统手工艺创新转化方法,提升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设计应用能力。

行程还包含杭州国家版本馆、浙江博物馆及艺创小镇实地调研,深化学生对视觉设计在文化传承与商业应用中双向作用的理解。上海段重点考察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,通过展陈设计分析、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研究,学生掌握红色文化视觉表达技巧,提升展览设计与文创开发专业素养,深化爱国主义情怀。

精选图片如下:

在南京博物院,视传老师向学生进行设计讲解.JPG

视传教师在南京博物院向学生进行设计讲解

视传师生在南京博物馆合影留念

视传师生南京云锦博物馆观看馆藏展品

视传学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合影留念

视传教师中国美术学院文创展览区给学生进行讲解

学生们在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认真聆听专题讲座

视传学生参观杭州国家版本馆

在杭州国家版本馆,视传老师给学生进行讲解.JPG

视传教师在杭州国家版本馆给学生进行展品讲解

视传师生在艺创小镇非遗馆合影留念

视传师生在浙江博物馆合影留念

视传学生在浙江博物馆进行木拱廊桥互动学习

视传教师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合影留念

视传教师给学生进行红色主题文创讲解

视传师生在上海博物馆新馆合影留念
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察通过多层次实践场景,构建"理论-案例-实践"闭环,实现专业能力与思政素养双提升。

 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

数字媒体艺术本次考察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,实现“课程思政+专业实践+行业认知”三维赋能。

杭州段重点探访中国动漫博物馆,通过“动漫你的遐想”“动漫你的回忆”四大展厅,系统梳理中国动漫发展脉络与艺术成就,从《大闹天宫》原稿到数字动画技术,深切感悟国产动漫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,强化文化自信与专业认同。乌镇西栅考察聚焦江南水乡传统建筑格局,实地记录“桥多、弄多、廊棚多”三大特色,结合专业特点采集建筑装饰、视觉标识、文创产品等一线素材,为后续创作积累实战资源。

上海中华艺术宫之行则聚焦艺术与科技融合范式,通过国画、油画、版画、雕塑等多元展陈观摩,结合世博建筑空间设计与展陈策划案例,深度解析艺术传播与科技赋能的现代融合路径。南京段兼具历史厚重与行业前沿,原力动画公司考察中,师生深入学习动捕技术、数字人开发、CG制作等前沿应用,通过企业导师现场答疑,打通“技术-创作-职业”的认知链路。

精选图片如下: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参观中国动漫博物馆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在乌镇西栅合影留念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参观上海中华艺术宫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参观原力动画公司

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在原力动画公司合影留念

本次考察严格执行教学与安全规范,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摄影记录、作品集制作、实习报告及VLOG视频等多项实践任务,实现“做中学、学中思、思中悟”的育人目标。学生普遍反馈考察开拓视野、增长学识,收获颇丰,在师生共同努力、相互配合之下本次任务圆满收官。学院将持续构建"理论-案例-实践"闭环模式,实现专业能力与思政素养双提升,为培养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视野的设计人才提供实践支撑。



 

核发:艺术设计学院 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